初三政治复习资料人教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31 19:40:57
对于政治的复习,关键在于大家对所学知识进行的积累,学习中大家一定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并加以总结积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复习。下面学大教育专家就对初三政治复习资料人教版为大家做出总结。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 责任的含义 P5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也是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和来源P6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角色和责任的关系P7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对于陌生人,虽然萍水相逢,扶危济困是美德;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担负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4.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P9、27
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2)在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3)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4)勇于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对自己负责任的意义P9: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其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5.他人对我负责P10、11
当我们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6.自己对他人负责(为什么)P11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不负责任的后果
如果不负责任,(1)对个人来说,会失去朋友、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失去发展机会,会受到谴责,甚至承担法律的责任。(2)对他人来说,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3)对社会来说,不利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降低社会诚信度、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8.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P14
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样也意味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9.承担责任的意义P14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0.如何面对选择的责任P14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承担责任前,我们要对责任和代价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11.如何面对不可推卸的责任P15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12.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P16
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集体与个体的关系P19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20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1)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2)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P21
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关爱集体,表现为:
(1)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2)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 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4.我为人人,人人为我P22
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5.我们应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P23
(1)当国家尊严受侵犯时,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国家处在危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作为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6.为什么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P24
(1)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2)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7.信守承诺P27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使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在作出承诺时应做到量力而行,在兑现承诺时应做到尽力而为。
8.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及做法P28、29
含义: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做法: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反思中,更加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的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初步显示)P32、33
(1)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2.我国所面临的压力和考验P22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中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基本国情)
含义P3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原因P33、34:(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2)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并且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时间P34: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主要矛盾P3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注意:此处没有“力”)之间的矛盾。
阶级矛盾P35: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根本任务P35: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总结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3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制定依据、目的P37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制定依据: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目的:为了维护、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38
内容: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地位(意义):兴国之要、根本要求。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38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地位(意义):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8.坚持改革开放P38
内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地位(意义):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9.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P39、40
意义(为什么坚持):(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怎样坚持:(1)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0.少数民族P41
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成为“少数民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P41
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42
含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13.处理民族关系原则P42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14.维护民族团结P43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5.爱国统一战线(人民的范围)P44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6.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及意义P44、45
基本方针: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17.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政治基础P45
方针: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专家对初三政治复习资料人教版为大家做出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以上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牢记,这样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
热门资讯

-
河南:2022年艺术类省统考笔试成绩查询时间和方式
2021-12-09 -
初中孩子一定要吃的蔬菜盘点,你为孩子准备了吗
2018-11-09 -
中考生常见的10大错误学习方法和应对方法
2018-11-07 -
2018年郑州民办高中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18-11-01 -
初中辍学学籍保留几年_初中辍学该怎么办?
2018-11-01 -
2019年河南省空军招飞部分初选地点发布
2018-10-18 -
河南省高中生转学要具备哪些条件
2018-10-11 -
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在哪_环境怎么样-图
2018-10-10 -
2019年河南空军招生:空军招飞初选下月9日开始
2018-09-2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